重回、呢喃 #69
最近炸到不像話的 npm supply chain attacks
雖然供應鏈攻擊在 npm 生態中已經司空見慣了,不過最近這個連環爆真的是讓人覺得害怕 😅
只能說生態的特性(小而多的模組)剛好成為現今駭客容易攻擊的目標。老實說這個不好的狀況大概還會持續下去,畢竟在 Github 收了 npm 之後幾乎等於是 mantance mode 了,但這個鍋現在應該要算在 MS 身上了(唉,實在不容樂觀...)
不過還是要平反一下,最近官方還是針對最近嚴重的攻擊事件發了一篇專文來說明,不意外就是要逐步汰換一些相對不安全的方法,還有前陣子才宣布支援的 OIDC 的發佈方式。
除了 npm 之外,其他諸如 yarn、pnpm 也都有了相對的改善。一開始最近一連串的爆炸的時候,其實有不經意想起了 Deno,依稀記得它們也是以安全作為特點,想說怎麼不趁這個機會好好宣傳一波,終於後來有看到它們發出來的公告。(每次提到 Deno 都會恨鐵不成鋼的多說幾句,除了還需要加油的效能之外,實在應該好好學習下 bun 的宣傳方式,相較之下真的差太多了...)。
其實我自己覺得這波 npm 的問題其實反而是 Deno 自推的 JSR 崛起的好機會,另外,它們一開始就把一些常見常用的功能集合在自家的 @std 也是個很好的特點,我個人其實也覺得 Node.js 真的應該好好思考維護一個 core standard library 的作法了。
在這波的消息之下,很特別看到 Obsidian 出來說了自己是怎麼避免這個 npm 生態常見的攻擊,還特別寫了一篇文章來說明,值得一讀也很有趣的切入角度:
雖然沒有單一措施能完全消除供應鏈風險,但 Obsidian 通過。選擇較少依賴項、淺層依賴圖、精確版本鎖定、禁用 postinstall 腳本,以及緩慢且重視審查的升級節奏,大大降低了受到影響的可能性,並為在代碼到達用戶之前檢測問題提供了充足的時間窗口。
在這波風潮中,真的不能不能提一下 Socket 這間資安服務的公司(它的創辦人也是之前 Node.js 有名的模組作者 - Feross),除了鉅細靡遺的說明公告之外,它們也很快推出了一個小工具 - sfw。就是能無痛整合多數的 package manager,在安裝的時候來幫你掃描安裝套件有沒有什麼安全性的問題 ⬇️
此外,他也有接受不少 Podcasts 訪談來說明這些資安的議題,推薦有興趣的開發者可以收聽 👍

希望這波的問題,可能促使 Node.js 的生態圈能反思並朝向一個更健康的方向來發展。🤞
Cloudflare birthday week 又來了...😅
別誤會,這是稱讚的意思
不知不覺又到了 Cloudflare birthday week 的時候(其實我都記不起到底是什麼時候,大概永遠都記不住吧,都是看到公告才知道)- 原來是 9/27 😅。
雖然有些紛紛擾擾,不過最近最 Cloudflare 這間公司也是好感度越來越高了,一方面是身為網路從業人員,經常會使用到他們的「免費」服務,另外,最近開始追他們的產品發表之類的新聞之後,真的覺得它們的戰力越來越強大了,比起失落的 Google IO 跟本來就沒什麼期待的 WWDC,Cloudflare 的發表會經常會出現眼睛一亮的東西,希望它們能繼續維持下去,然後有機會變成雲端第四大勢力!😎
稍微簡列一下今年看到幾個有趣的東西:
AI & Payment
AI 議題其實貫串幾乎是整個新發表的功能,不過還是有不同面向的有趣東西,其中有不少是跟金融、支付相關的有趣東西:
其一是弄了一個 x402.org 的基金會來推廣這個他們跟 Coinbase 合力推廣這個支援網路上金流互動的協定,想當然爾這就是為了 AI Agent 推出的嘛,這樣之後 Agent 協助購物就不是難事了。
它們也弄了一個展示 x402 運作的測試站,想對這個協定如何運作的會可以跳轉
雖然我可能也不敢立刻嘗鮮,不過感覺是值得關注的東西,等到這個協定更加的成熟,相信之後整合 AI Agent 的金流流程一定會更加方便(不過會不會錢錢也在不知不覺中流失的更快了😅)
另一個就更酷了,Cloudflare 也打算推出自家的穩定幣 - NET Dollar。前陣子美國通過的天才法案之後,穩定幣這東西突然之間好像闖進了許多人的視窗裡面(沒錯就是像我這種孤陋寡聞的人 😂),解釋這東西就不在這邊贅述了,前陣子剛好聽到 IEO 介紹了穩定幣,解釋的非常清楚。
通過上述這兩項,如果 Cloudflare 真的能搶進接下來一定會崛起的 AI Agent 跨進電子商務、購買所帶來的自動化財務行為,感覺大有可為阿~
開源贊助者
雖然這些跟技術沒什麼直接的關係,不過 cf 也宣佈了幾個讓我很雀躍的消息:
雖然可能知道劍指一些 JS framework 的用意,不過對這些開源專案有實際的財務贊助,比起說一堆白話還是有用許多。除了前端框架之外,還有 dhh 最近力推的友善的 Linux 桌面使用環境 - Omarchy,以及 Ladybird 這個重開發的新瀏覽器專案。
贊助開源專案就是 👍
內容提供者 vs AI
這塊感覺也是目前 Cloudflare 發力的其中一點(延續之前跟 Perplexity 的 drama,應該內容商跟 AI 模型商還有的戰),它們也繼續針對這個方向,提供了更多的工具。
譬如下面這篇提到的 Project Galileo,增加了針對 AI 爬蟲的控制權,讓內容提供者可以自由控制「他的內容是否要提供給特定的 AI 爬蟲」。
另外還有更進一步的 AI Index。提供所有的內容生產者 AI 所需的資料格式(譬如 MCP、llms.txt、API 等),並給作者有管理的權力(就類似上述的 Project Galileo,這應該都是屬於它們推出的 AI Crawl Control 的功能。除了消極的防護之外,甚至也可以接上 x402 這類的功能,達到按抓取量收費的功效。
想必這場內容 vs AI 的戰爭才剛開始而已,我自己是希望有機會走向雙贏的局面Cloudflare 在今年推出的許多功能,都感覺希望能重塑雙方的互動,不過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吸引雙方有更多服務商願意跳下來試試看?
開發者工具持續升級
這部分就相對沒什麼特別的了,畢竟每年都有很多圍繞 cf 的雲端開發平台的新功能與更新(大家胃口都被養大了😅)。
下面這篇則提到它們針對核心路由的重寫,看起來它們也確是 all-in Rust 了,越來越多核心組件都用 Rust 來改寫了。當然它們並不是為改而改,而是實在地利用了 Rust 的特性為它們的開發流程帶來更多好處,而且它們有一個嚴謹的測試流程以及系統分析的資料,可以讓它們確認改寫後的相容以及效能。
- 直接用 JS/TS 定義、呼叫,免 schema,輕量又型別安全
- 支援 promise pipelining,多步驟一次完成,極低延遲
- Magic array.map,複雜查詢可「一次丟給 server」處理
在 AI Agent 上它們也提出一個新的開發方式,特別針對目前 MCP 的使用,經常出現不是那麼有效率的現象,而是把 MCP 的功能轉換成 TypeScript API 這種 AI 更加熟悉的方式,這就是下篇文章提及的 Code Mode。
結尾
每年都丟這麼多東西出來,越來越追不完 Cloudflare birthday week 的所有內容了,期待 cf 能提供越來越多有趣也實用的好工具。😎
網路好東西
First-In-Never-Output 的 Github Stars 終於多了些功用了 😅
一看到大大分享這個專案就立刻裝起來試玩了,原本加到 Stars 之後就再也找不到自己曾經看過的某專案,現在終於可以透過這個第三方來更有效的管理啦~(Github 遲遲不改善這個功能,真的是沒有資訊焦慮的一群人,哼!)
財富自由的開源人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😂
好羨慕這種已經財富自由,可以自由自在做自己有興趣東西的人生阿 🥹
馬老闆就是任性 😂
其實一開始微左的我對馬老闆買下 Twitter 之後一連串行為也是很不諒解,不過後來想法轉變之後也比較能用「無所謂」到心情去看待某些事,排除一些過激的行為之外,其實 Elon 為了某些理念真的跳出來做一些事也是蠻酷的。
Loading...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