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已經忘記是多少年前一聽到
teahour 就立刻加到收聽清單裡面,也伴隨我度過好多個運動的時光(沒錯,我是習慣邊運動邊聽 Podcasts 的那種 😅),幾年前停更之後本來想說大概就是個回憶了,沒想到居然 2.0 突然就出現了!🙌
然後也發現連官方 X 也一併改了 😅
💡
雖然主持人有些變動,不過 teahour 的味道還是跟之前很像 😄。我自己很喜歡它那種圍繞在軟體人為主卻走向亂聊的氛圍,雖然隨興但其他分享的觀點或內容,常常是讓我很驚喜的。(真的很難實際去描述,可以參考本集其中的一段,講到各自選出三位影響自己的 programmer,真的就帶出很多有趣的東西。想聽聽看可以跳轉 1:14:25 的時間點)
期待 2.0 回歸的 teahour 可以為苦悶(又可悲)的軟體人帶來一些開心的東西 😅
截稿前 Ch2 也釋出了 😄🎉
Shell 就是好物 - Dagger Shell
多麼武斷的標題,我喜歡 #誤
Dagger 應該也有不少人知道,它其實就是 Docker 作者 Solomon Hykes 離開 Docker 之後另外創辦了新公司,主要是針對 CI/CD 的工作流這塊的應用而來。
我自己是沒實際用過,不過我也不是要講他們的產品,而是最近他們丟出來了一個小工具 - Dragger Shell,顧名思義,大概也可以猜到它跟 Shell 應該有些什麼關係 😄,跳轉專案首頁的範例就大概知道了 ⬇️
MCP 一統江湖!
這陣子 AI 相關的 buzzword 大概就是 MCP 了吧,身為 AI knowledge extend 的重要拼圖,它的功效應該也不需要在這邊說明,相信大部分開發者都已經知道了。不過之前大家疑慮的地方在於身為 Anthropic 力推的協定,身為領跑者的 OpenAI 會怎麼回應,如果它不願接受的話,那這個協定也沒辦法發揮出最大的綜效。
不過看到最近 Altman 發下面這則推文之後,大家的疑慮應該都一掃而盡了吧 😎
All-in-MCP!! #誤
老闆都發佈了,內容資源當然要馬上趕上才行嘛,文件跟相關的範例 repo 都一併釋出了,有興趣想嘗鮮的開發者不妨試試(不過大概也不用多久就是滿地的範例了,AI 時代阿~ 😅)
💡
最近每天滑推都是看到滿滿的 MCP,看來這個熱潮短時間應該還不會散去了 😅
既然兩大家都已經支援,應該是有很大的機會出線,想必其他競品應該也會跟上吧,有統一的規格除了對開發者、對模型提供者應該也是利大於弊。不過不知道內容提供者能不能透過 MCP 也走出一條活路(付費提供? 🤔)
現在的 AI 雖然資訊滿滿,但是還在初期探索的它,不知道後續還會推出多少有趣的東西~
BlueSky status & ATmosphere Conference
身為(目前的)死忠粉,當然要定期更新一下目前 BlueSky 的近況,雖然距離起飛可能還有一段不遠的時間,平台也還缺乏許多必要的功能,不過這個開源驅動的專案,特別容易看到一些驚豔的東西出現(大家都太有創意了)!
最近剛好看到 TC 特別寫了一篇介紹數個基於 AT Protocol 的應用,這個 BlueSky 核心運作的協定,不只是能驅動 BlueSky,更能夠作為分散式架構的訊息互通的基礎協定。對這個生態有興趣的開發者,不妨看看目前已經有多少不同的服務已經採用了 AT Protocol 來建構 ⬇️
除了新聞介紹之外,最近社群也剛舉辦了 AT Protocol 第一屆的研討會,其中的
議程也都陸續放出來了,裡面有相當豐富的內容,這邊只稍微列出幾個自己有追然後感興趣的地方 ⬇️
Jay Graber
CEO 的場子,當然是要精神喊話一下,內容簡短扼要,對藍天(以及背後更重要的 AT Protocol)的理念,可以透過這個場子初步了解一下(還有意外成為
焦點的衣服 - 沒有凱撒的世界 😎)
Paul Frazee - Where did we come from where will we go
藍天的 CTO,其實在創立藍天之前,之前有弄了不少 Peer-to-Peer 的專案(譬如這個很有趣實驗性質的瀏覽器 -
GitHubBeaker Browser
Beaker Browser
An experimental peer-to-peer Web browser. Beaker Browser has 88 repositories available. Follow their code on GitHub.
)
對於藍天未來的方向,這場一定不要錯過,裡面提到許多規劃中的項目都很有意思。不過我自己是對一個簡單自架的專案很感興趣(聽說目前是叫 IndieSky),不知道之後實際丟出來會是怎樣(如果能用一個 RPi 的硬體設備就能跑起來的話,一定會很有意思 😛)。
Daniel Holmgren - ATProto Ethos
AT Protocol 的協定作者之一,這場主要在講述 AT Protocol 的精神,以及為什麼他們會這麼設計等,內容頗硬(其實有不少我也不太理解 😅),不過如果想深入了解這個協定的核心理念的話,可以試著聽看看。(講者後來也寫了
一篇專文,有更完整詳細的介紹)
Devin Ivy - The Shape of Apps to Come
本場的講者也是 BlueSky 的核心成員之一,這場就是以開發者的角度來闡述,如果要開發一個基於 AT Protocol 的應用程式的話要怎麼進行,以及相關的實作細節。
Nick Gerakines - Smoke Signal an journey in building open ecosystems for communities
Smoke Signal 這個基於 AT Protocol 的類 meetup 的服務,身為作者的 Nick 就透過一路以來親身實作這個 side project 的經驗談,裡面包含也是很多實作的細節,相當值得想深入玩玩 AT Protocol 的開發者不要錯過。
另外一提,這位作者也是深耕 AT Protocol 的開發者之一,有開源許多相關套件 -
GitHubThe Astrenox Cooperative
The Astrenox Cooperative
The Astrenox Cooperative has 7 repositories available. Follow their code on GitHub.
。
tangled - tightly-knit social coding
另外想特別提一個雖然不在議程,但也是基於 AT Protocol 的 social coding 服務 -
Tangled,搭配 git 真正可以作到程式碼以及相關協作既是分散式架構,也讓用戶保有資料的擁有權。對於他的架構細節,他們也有寫了一篇文章來簡述,可以參考一下 ⬇️
目前還在初期開發中,不過基本功能都已具備,像嘗鮮的可以去試玩看看喔~
Turso 也邁向 Local-First 啦~
之前也
介紹過好幾次的 Turso,最近又丟出有趣的東西啦,看來決定用 Rust 重寫之後果然不 一樣,可以自己決定實作許多有趣的東西(在相容 Sqlite 為前提之下) 😎
這次是之前提過的
Local-First 這個架構有關的功能,也就是 Turso 正式提供 Offline Sync 的功能了。之前在前篇有針對 Local-first 的定義,其中一項很重要的就是必須要能夠支援離線使用。所以目前一些相關的專案都是由一個 sync engine 來驅動,也就是一個同步資料的機制。而這偏提到的 Offline Sync 就是這個啦!(官方文裡面直接提供了
TS、
Rust 兩個範例讓大家感受一下實際操作是怎樣)
💡
雖然沒實際開發過 Local-First 的應用,不過還是持續會看看有沒有什麼有趣的應用出現。除了 Local-First 之外,Turso 也是我一直注意的資料庫服務商,最近他們推了一個
Developer 的付費方案,4.99 但是非常划算,如果有開發 side project 的開發者不妨可以試試看。
網路是個好東西
微軟 50 週年
時光真的過得好快阿~ 😅
雖然一直不是它的支持者,不過畢竟也是一路跟 Windows、Office 成長的過來的,看到他們近年來華麗轉身也是很佩服,沒想到一間老企業也是有中興的可能。
蓋茲爸爸也放出了一篇專文,除了闡述了早期微軟的發展史之外,也開源了 Altair BASIC 的程式(這個網頁作的也是相當酷 😎)
好用程式庫分析小工具
底下是跑了 denoland/fresh 的範例,大概可以看出跑出來的成效。是個可以簡單又快速的了解 repo 架構的好工具,
翻了下程式碼看起來應該也是抓內容然後丟到 claude 去跑出分析(真的什麼都先用 AI 處理了阿~)
Vibe 起來!
荒謬的世界還是持續喔~
大家動起來!
這根本就是為了久坐宅宅族精心設計,衛福部真懂 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