🗒️GPT-4o & AI 即將帶來穿戴裝置的全面升級?
其實寫這篇有點想回應一下之前寫的「OpenAI、GPTs & 未來?」一文,雖然才過了不到半年,但是 AI 相關領域飛奔的速度,真的是我們不敢想像的快,雖然在那篇文中提到的兩個 AI 裝置,應該是大翻車了 😅,甚至可能連下一代產品都沒機會看到了,不過也正如一些評測提到,所有朝 AI 裝置努力的創業家們,其實也都還在測試何謂「適合」AI的介面、操作方式及載體,所以在目前 AI 還是大熱門的情況之下,相信一定還是會有其他人前仆後繼地繼續衝。
新的改變
不過最近在 GPT-4o 問世之後,因為它更加強大的功能,似乎大家又可以開始新一輪的想像 😄,譬如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即時語音翻譯,沒想到發表會後沒多久就看到這個訊息了 ⬇️
只能說 Nothing 也是腦筋動得很快,想到這種即時翻譯的場景,如果能結合耳機這種佩戴裝置會更加的方便使用,也很快就推出這個產品了。本來想說可能就這樣,沒想過幾天 I/O 的場子又出現了熟悉的東西:

可以直接跳轉 1:31,這個影片可說是 Google 對 OpenAI 的回應(前面跟 GPT-4o 展示其實很類似,就是用手機支援影像的直接處理),其中後端大家又看到熟悉的老朋友又出現了 - Google Glass,剛看到的時候我也是很感慨地寫下了這段文字:
*原本可以當先行者的人,現在只能跟在別人後面拼命追趕(而且感覺還追不太到),不過這不是本篇重點,就不展開聊了~
多裝置時代
這是我自己對未來 AI 裝置的小小想法,自己寫在這邊算是個記錄,也想驗證一下是不是真的有機會朝這個方向邁進。其實說多裝置可能早就到了,殊不見現在多少人手拿行動電話、帶著智慧手錶,甚至智慧眼鏡在 Google 放棄之後,Meta 卻順勢撿起了它並默默耕耘一陣子了。
我對目前 AI 功用的個人看法(特別要說「目前」,不知道再過幾年之後又是完全不一樣的光景了),其實它並不是要取代什麼現有的流程,而是「增強」現有流程的效率,拿我們最常看到的一些應用:
- ChatGPT 改善以往我們搜尋的體驗,它幫我們總結一個最可能的結果提供給用戶,而不再需要我們自己用關鍵字搜尋之後,一篇篇的瀏覽過濾。
- 美術工具的 text-to-image、text-to-video,就是簡化原先對創作、設計的入手難度。
- 上述的即時翻譯更是直觀地降低了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門檻(特別是跨語言之間),文字上的翻譯也是雷同。
族繁不及備載,所以你說要用 AI 裝置去取代現有應該還不到這個時候,不過提供更多的偵測、收集,以及顯示資訊、互動的載體,應該是能不能讓 AI 更有效發揮它功用的方向。至於為什麼我老是說 Smart Glass 看起來是最適合的裝置,因為它很大程度跟我們目前使用手機所使用的行為重疊(除了鍵盤輸入這點沒辦法很好取代之外),甚至因為眼鏡更貼近人類最常使用的視覺,甚至比目前手機的使用習慣更加方便。
至於現在好像變成大家笑柄的 Humane AI Pin 以及 Rabbit R1,其實兩個對比我還覺得 AI Pin 更有價值一點,姑且不論可用性,因為在技術還不到位的情況之下,其實兩者都如評測所說,是個可有可無的東西。不過 AI Pin 在互動上的研究,在未來技術到位之後,或許又是截然不同的體驗了。
期待未來這一、兩年的變化,到時候可以再回來驗證看看這篇的觀點。😎
Loading..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