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路黑手的呢喃 #47
又…改寫了😅、藍天持續進化,身為愛用者的我也貢獻了小工具、用雲端平台還是要小心一點、感謝 Cloudflare 對諸多(窮)開發者的支持、好用的服務佈署小工具 - dokploy、AWS 大大也玩 AI side-project 順便火力展示自家產品(居然還有 rust!)
這裡好像不太一樣?
不知道有沒有留意到這邊好像不太一樣了?沒錯!因為一些原因,花了一點時間把這邊又翻掉了,雖然又是衝動但這次不是因為一時的心血來潮做的,而是因為原本依賴專案的一些原因才進行這個動作,詳細過程可以跳轉這邊(當然還是很衝動拿了 Deno + Fresh 來改 )。
*這次停更這麼久一段時間都是因為這件事的關係啦(找到藉口)😁
** 好像踩到 Notion 的 API rate limit,要先優化一下快取,只好先切回原本的 vercel 版本 (更新快取機制,再次測試 😅)
Web 生態圈例行更新
藍天繼續向前邁進
雖然成長的腳步有點停滯,不過最近 BlueSky 相關的新聞跟消息也是沒有停下腳步,除了 Jack 終於跟 BlueSky 劃清界限之外(我自己覺得這是好事啦,不然大家老是愛問藍天跟 Jack 的關係,而且明眼人應該都看得出來他其實對這邊沒有愛 😆),最近也公布了數個未來與進行中的計畫 ⬇️
幫忙畫一下重點:
- DM(開發中)
- 影片支援規劃中(最初可能為最長 90s 的限制)
- OAuth(等好久啦!)
雖然聽到不少聲音說 BlueSky 跟 X(前 Twitter)很像,但我覺得活潑的社群參與才是它的特色(當然還有分散式的願景),不過在陸續補齊一些基本功能之後,期待它可以更邁一步有更多有趣的發展跟應用。
*說真的,第三方才是 BlueSky 的強項,殊不見連類 X(前 Twitter)的音訊空間都已經有人跳出來實作啦! 🙌
Fresh 2.0 on the road
延續上面改寫的議題,因為這次選了 Deno + Fresh 來實作,所以也稍微留意了一下 Fresh 這個 Deno 親生框架的目前現況,就看到下面這篇關於即將到來的 2.0 的規劃 ⬇️
The road to Fresh 2.0
其實現在拿 Fresh 來寫一些小專案還算方便,身為 Preactjs 為基底的 SSR 框架,能相容 react 生態圈,也能搭上 SSR 的酷酷列車,可以作到的事項也是不少了,看 2.0 的規劃也是朝向更加易用的方向持續改善,如果本身就用 Deno 真的是首選好工具,不過還是希望經過一些大型的網站的考驗(有機會嗎?因為 Deno 感覺也不上不下 😅),也能有更多的參考資源。
一個不小心 S3 帳單炸裂
前陣子炎上的文章,原來 AWS S3 unauthorized incoming request 是會對擁有者收費,所以有人因為這樣被帳單炸裂。案例的苦主似乎是名稱跟某個外部開源專案的名稱一樣 😅,所以說專案命名可能要複雜一點避免重複會比較安全,然後也不要隨便外流,說真的,使用雲端的確方便,但是需要注意的眉眉角角也是很多。(不過後來 AWS 說他們會修正這個問題)
一些例行更新
- Deno 1.43 - 還是等不到 2.0,不過除了持續 Node.js 生態的相容這個重點工作之外,也可以看到已經開始 2.0 breaking change 的測試了:
DENO_FUTURE=1。
- Expressjs 5.0 - last push! - 難得終於看到 expressjs 又動了起來,前陣子提到這個 Node.js 長青專案,終於又在加入了一批貢獻者之後終於邁向 5.0 版本了!看起來也準備進到最後確認的階段,希望這些 checkbox 都完成之日就是 5.0 面世之時啦(不過我最近都換用 Hono 了,也是相容 expressjs 的好用框架 😄)
Express 5.0 - last push!
開源世界真有趣
方便開發 browser extension 的小工具
最近因為留意到 BlueSky 開始支援 Action intent links 的功能,所以可以透過特別的網址達成分享貼文的效果,那時候就想了要不乾脆寫個簡單的 Chrome extension,後來發現到這個小工具,可以提供很不錯的開發環境 🔽
extension.js
extension-js • Updated Oct 30, 2024
所以就簡單研究一下丟出來下面這個了,它功能就是簡單把目前瀏覽的頁面,或是選取的文字,然後快速分享到 BlueSky 上(也歡迎大家來試試 BlueSky 喔,它的功能越來越完備了)
感謝網路開發救星 Cloudflare
看到網路上有人整理了基於 Cloudflare 各項服務的許多好用的開源項目,有圖床、短網址、暫時性電子郵件、流量分析等許多好用的工具,真的不能不再次感謝 Cloudflare 對於免費仔的大力贊助 😅
其實也都陸續有分享過不少 Cloudflare 家開發的好東西,最近它們在雲端平台的發展也是有目共睹,陸續推出需多好用的服務,甚至連最近的 AI 戰也沒脫隊,不過我心裡一直都有個疑問,到底為什麼 Cloudflare 可以這樣一直燒錢阿,到底它是靠什麼營收來支撐的,真的佩服 🫡
awesome-cloudflare
zhuima • Updated Oct 30, 2024
窮人救星又一枚 🤗
身為窮人黨的一員,無所不用其極的榨乾開發環境的資源一直是很重要的事,畢竟每個雲端服務一個比一個貴,實在是負擔不起 😅。所以近期又注意到這個好用的工具 🔽

dokploy
Dokploy • Updated Oct 30, 2024
其實這種類 heroku 的工具真的不少,最早期我接觸到的是 dokku,他到現在也仍舊是非常方便的工具,隨便找一台 VPS 就可以跑起來,然後就可以簡單佈署 & 管理自己的一大堆 side-project 啦!要測試一些網路服務的專案也是非常方便。在 docker 生態普及之後,要作這類的工具又更方便了,基本上清一色支援 Docker,再加上個 proxy server 就算是個陽春版本了。
Dokploy 看起來也是,它是基於 Docker + Traefik,不過不能不大推一下它的 UI/UX 真的是非常絲滑,然後相關一些基本功能(custom domain、HTTPS)也有支援,看起來開發者也會持續增加功能 & 優化,所以如果有這類需求的開發者可以嘗試看看 👍。
引領風潮的 ML
AWS 頭頭也來玩 ML(居然還有 Rust 😄)
身為 AWS CTO 寫文章玩 side-project 來推薦自家不是很正常的事嘛 😆
最近大大寫了一篇因為開會而延伸出來的一個小專案,當然是結合了幾個酷酷的東西來實作才能符合身為雲端大廠的身分(自己說),這個小工具簡單說就是「根據會議的錄音檔,自動解析並做出統整,然後貼回開會人員的群組」,實作上當然是用了 AWS 自家的 Lamdba、S3、Bedrock 等工具(順便火力展示)
不過大大當然不會止於這樣,順便帶出了最近被同事推坑愛上了 Rust,所以他打算更進一步把這個工具延伸成 Rust CLI,可以期待後續開源之後來玩玩看。🤭
這波 AI 的風潮,真的是美術設計苦手救星
雖然 AI 的浪潮還不知道要燒多久,不過對我而言最顯著的幫助就是工作相關的如 Copilot 的功能,另一方便就是眾多美術設計的產生器了,原本完全不忍直視的 UI 在眾多工具的幫助之下,好像稍微能看一些了 😅
最近又多了一個競爭者 - Ilus AI,它能產生類 Notion 那種風格的作品出來,這類的工具真的是多多益善耶(但是帳單也是,能不能整合一下阿 😂)

速度為王?
看起來 AI 的回應速度會很大程度影響能不能加速普及化的一項重要因素,所以也越來越多這類的實驗出現,譬如之前提過的 llamafile 這類的嘗試,還有之前 Apple 放出的模型 - ELM。然後無意間看到有看到種本地跟 edge 的搭配,或許也是一種路線(是說 Cloudflare 好像也提供了不少好用的 AI 工具,應該要找時間來玩玩看!)
網路是個好東西
天網的第一步:You can’t kill me!
我很想看但沒有資格
#不解釋 #有錢就好了 😢
這我妙懂
只能說吾少也賤,故諸多能鄙事(小時候不學好,老是到處玩 😅)
蘋果這次真的是大翻車
老實說我對這個最近炎上的廣告沒什麼意見,不過後來被翻出來居然是抄別人的,真是何等諷刺。😓
(居然原本出處被刪了,只好多備幾份!)
老是有人喜歡這樣挑戰自己的肩頸 😅
嗯,Rabbit R1 + Vscode,很酷!
但是等年紀大之後你就知道這種對身體多麼傷害…(看我都放棄用 IPad 寫程式的幻想了 🙅)
Loading...




